
七年级下册语文《老王》教案(精选10篇)
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,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,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,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。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?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七年级下册语文《老王》教案,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,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。
七年级下册语文《老王》教案 篇1学习目标:
1、掌握本文出现的重点词语,揣摩意味深长语句的含义。
2、整体把握课文,体会人物思想感情。
3、探究贯穿全文的线索和段落的有序安排。
教学重点:
引导学生理解作者对不幸者的同情、关爱的思想感情,激发爱心;揣摩语言,深入领会语句的意味。
教学方法:
1、自读点拨法。本文是写人记事的散文,通过叙写与车夫老王的交往片断,刻画了虽穷苦卑微却纯朴善良的老王形象。学生要认真诵读课文,以善良体察善良,感悟情感。教师点拨、突出作品提出的关怀不幸者的写作意旨。
2、合作探究法。针对课文中关乎作品情感、材料组织等问题,鼓励学生在阅读中大胆质疑,合作研讨解决。
教学安排:
一课时
教学过程:
一、导入
同学们,我想,大家一定熟知一句歌词:“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,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”。以真纯的情感善待、关爱同在一片蓝天下的他人,那么人世间就真的会多一份阳光,少一些冷漠,多一份文明,少一些残酷。爱是一种情感,更是一种美德,杨绛女士所写的《老王》一文,通过描述自己与车夫老王的交往,为我们诠释这一永恒的生活命题。
二、简介作者:杨绛
[课件3、4]
三、学习目标:[课件5,展示学习目标]
1、掌握本文出现的重点词语,揣摩意味深长语句的含义。
2、整体把握课文,体会人物思想感情。
3、探究贯穿全文的线索和段落的有序安排。
四、识记字词[课件6]
五、整体感知。学生朗读课文,或听课文朗读录音。[课件7]
听读课文,走近老王。
说一说:在你心目中,老王是一个什么形象?
请用“老王是一个什么样的人,表现在哪里。”的句式表达出来。
示例[课件8]
总结:老王的生活处境是什么,老王的内心情感是什么。[课件9]
六、讨论探究[课件10—12]
本文是写人记事的散文,材料琐碎,作者严密组织材料,使其成为一个有机整体。
1、本文在写老王的“苦”和“善”时,分别用了什么顺序?
2、贯穿全文的线索是什么?
3、“我”和家人对老王又是怎么样的态度?
七、精读课文[课件13—15]
(1)文章中最能打动你的是哪个片段?在这个片段中打动你的又是哪些细节?
(2)有着金子般心灵的老王就这样走了,“我”有着怎样的感受?“我”是个怎样的人?文中哪句最充分体现出来?
表现作者特殊心情的一句话:“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。”
一个社会总有幸运者和不幸者,幸运者有责任关爱不幸者,帮助改善他们的处境。作者回想起来,觉得对老王的关爱还不够,和自己无力改善老王的境遇,所以感到“愧怍”。
(3)假如你是老王的邻居或一个熟识的人,面对老王的遗像,你心里好受吗?你有什么话想对老王说吗?
八、品味语言[课件16—18]
比较下边每组的两个句子,联系上下文,说说每组的第一句在表达上的好处。
他送的冰比他前任送的大一倍,冰价相同。
他送的冰比前一个三轮车工人送的大一倍,冰价相同。
我强笑说:“老王,这么新鲜的大鸡蛋,都给我们吃?”
我笑着说:“老王,这么新鲜的大鸡蛋,都给我们吃?”
我在家听到打门,开门看见老王直僵僵地镶嵌在门框里。
我在家听到打门,开门看见老王直僵僵地站立在门口。
九、交流讨论
阅读学习过这篇文章,我们主要受到什么启示?[课件19]
十、小练笔[课件20]
试以老王为第一人称,改写课文中老王给“我”送香油、鸡蛋这一部分。
要求:以老王为第一人称,就要描写老王的心理活动,要在领会思想感情的基础上充分展开想像。
十一、探究思考[课件21]
现实生活中,你所知道的有哪些不幸的人?他有什么样的特点?你觉得,在今后的日子里,你将会怎么去对待那些不幸的人?
展示图片[课件22—27]
十二、结束[课件28、29]
我们要平等、尊重和博爱地去善待我们身边的每一位“老王”。
请记住:送人玫瑰,手留余香。
七年级下册语文《老王》教案 篇2教学目标:
1、知识与技能:感知课文内容,了解文章如何刻画人物的形
2、过程与方法:自主阅读,形成独特而有创造性的见解。
3、情感态度与价值观:学会善待他人,关注生活中的弱者
教学重点:全面把握课文,感受人物的心灵美。
教学难点:领会从文章语言及人物刻画中渗透出的爱的博大。
课时安排:1课时
教学内容:
整体感知课文内容,文章以“我”和老王的交往为线索展开的,主要反映了人物“善良”的性格特征。从老王至善的本性中,去学会善待他人。
教学过程:
一、导入:
总有一种声音让我们泪流满面,总有一张照片让我们隐隐作痛。在我们无意享受幸福的时候,不要忘记,有一群本应和我们一样的人正在苦苦挣扎。请看《同在一片蓝天下》。
二、作者及作品:
杨绛,原名杨季康,生于1911年,江苏无锡人。作家、文学翻译家。主要译著有《堂·吉诃德》,散文集《干校六记》《将饮茶》等,长篇小说《洗澡》。她的丈夫钱钟书(1910—1998),江苏无锡人。学者,作家,著有小说《围城》和学术著作《谈艺录》《管锥编》等。
三、走进老王
1、课文写了老王哪些艰难生活境况?记叙了哪几件事?他是一个怎样的人?
2、作者对老王的态度是怎样的?具体体现在那些方面?你认为作者是一个怎样的人?
3、揭示全文主旨的“文眼”是哪一句?你是如何理解的?
四、关爱“老王”:(任选一张照片准备发言,角度自选。)
学生对所观察到的图片进行口头表达。
用善良体察善良用爱心浇灌世界
五、感悟“老王”:
爱心人道主义平等观念
六、总结全文:
所谓幸与不幸,包括天赋条件,成长条件,生理条件,< ……此处隐藏7687个字……关心老王的生活;
D、老王再客气,也付给他应得的报酬;
E、老王送来香油鸡蛋,不让他白送,也给了钱。
3、由此可以看出作者是怎样的人?
善良的人。
3、可是,当善良的老王去时,作者有什么感受?
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。
4、作者如此竭尽全力帮助老王,为什么还会如此愧疚呢?
(小组讨论)
明确:愧怍:惭愧,心里不安。老王是这样一个临近死亡的苦人儿,直着脚,给作者动香油鸡蛋,对于一个生活艰苦的贫困者来说,这是弥足珍贵的。然而当时的“我”却豪无感觉,没有请他坐坐喝口茶水,没有及时向他表达谢意,没有领受他情意,为老王做得太少,心中的悲伤难以抹去,几年下来,才深悟到自己的麻木,对社会底层的劳动者采取了居高临下的态度,没有与他平等相待,为自己做的还不够感到愧怍。
5、这篇文章的主旨是什么?
明确:本文写老王与我的交往,描写了老王的勤劳、善良,表达了作者人要平等,要互相关心、爱护的人道主义精神。
(三)说自己
1、老王是社会众多平凡人物的一个代表,正是这样的一个平凡的穷苦人,却有一颗金子般善良的心。现在,像老王一样善良的人还很多很多。请同学们看屏幕。(弱势群体组图)
2、同学们,看了这些图片,我们该如何对待他们呢?说说你的看法。
3、每位同学都表示要多帮助弱势群体,请仿照下面例句说出你的心愿。
例句:“假如我是一团火,就为不幸的人送去温暖”
假如我是一朵花,就为不幸的人送去;
假如我是一颗星,就为不幸的人送去;
假如我是一片云,就为不幸的人送去;
假如我是一棵树,就为不幸的人送去;
假如我是一泓清泉,就为不幸的人送去&送去;
六、老师小结
七年级下册语文《老王》教案 篇9教学目标
1、 知识与技能
1) 了解和掌握文章的生字生词及作家作品
2) 朗读课文,把握内容,感悟爱的博大
2、 过程与方法:研读 品味 赏析
3、 情感 态度 价值观
关爱生活中不幸者,陶冶美的情操
教学重点、难点
全面把握课文,领会作者与人物的思想感情
教学过程
1、 导语:生活中有许多生活不幸的人们,给一丝温暖,给一缕关爱,他们就会略带满足。今天我们随杨绛一起走进老王的生活,老王的世界。
2、 介绍杨绛及作品
杨绛,作家,文学翻译家。著有散文集《干校六记》《将饮茶》。译有《堂。吉诃德》
丈夫钱钟书,学者、作家,著有小说《围城》和学术著作《谈艺录》《管锥编》
3、1)给加点的字注音
伛 惶恐 塌败 取缔 骷髅 愧怍
2)解释下列词语
滞笨 愧怍 塌败
自由朗读课文然后研读品味赏析
3、 介绍你从文中了解到的老王的情况?
职业 生理缺陷 居住条件 为人处事
5、老王给你最深的印象是什么?
善良 苦 直僵僵地镶嵌在门框里 不幸人
6、老王为何对扬绛一家念念不忘?
常坐三轮车 给鱼肝油 一定给老王钱 能否维持生活
7、老王去了,带着略略的满足,为什么作家扬绛却说:那是幸运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?
平等 人道主义精神 关爱生活中的不幸人
8、生活中不幸人很多,你也许也有扬绛这样的经历,讲述一下。
9、教师小结:生活中有小爱, 爱无处不在。爱是冬日里的一缕阳光,爱是清晨的一滴露珠,爱是人间的一股春风。只要有爱,世界将是美好人间。
10、布置作业:改写老王香油、鸡蛋的情节
11、板书:
12、教学后记
七年级下册语文《老王》教案 篇10教学目标
1、理解、积累“惶恐、荒僻、滞笨、愧怍”等词语,熟读课文,了解叙述、描写等表达方式。
能力目标
2、整体把握课文,体察人物思想感情。
3、以善良体察善良,培养学生的爱心、同情心。
教学重难点
1、学生理解作者对不幸者的同情、关爱的思想感情,激发爱心。
2、全面准确地理解课文内容,探究材料安排的特点。
教学方法
1、自读点拨法。
2、合作探究法。
教具准备
多媒体课件
课时安排
1课时
教学过程
一、导语设计
(背景音乐:《让世界充满爱》)
同学们,听着这样的歌曲,我们每一个人都在内心发出呼唤的“让世界充满爱”。爱是一种情感,更是一种美德,在我们身边有着很多生活艰难但心灵美好的人,他们平凡、普通,不引人注意也不被人注意,你是怎样对待他们的呢?今天,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杨绛女士的一篇散文《老王》。看看其中讲了怎样的人,怎样的事,怎样的情?
二、指导自读,把握文意
1、我们先来认识一下杨绛女士,(出示第二张幻灯片)
2、下面我们来检查字词,哪位同学来认读?(出示第三张幻灯片)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。
3、学生读课文,感知课文内容
这篇散文以平淡似水的笔调,记叙了生活在最底层的普通人老王的艰辛生活琐事,人生经历,尤其是与作者一家的交往。 (出示第四张幻灯片)
(1)“感受老王”:归纳,文中的老王是一个怎样的人?(出示第五张幻灯片)
(2)合作研讨:老王的“苦”与“善”具体体现在哪里。(出示第六张幻灯片)
(3)“走近老王”:教师归结(出示第七张幻灯片)
(4)“心灵碰撞”:表演课本片段(出示第八张幻灯片)
(5)合作研讨:作者一家的善良表现在哪里?(出示第九张幻灯片)
(6)“怀念老王”:心地善良老实厚道的老王就这么去了,在他生前经常关注他的杨绛有什么样的感受?你是怎样理解她的感受的?(出示第十张幻灯片)
(7)思考:揭示全文主旨的“文眼” (出示第十一张幻灯片)
三、畅谈感受,真情感悟
阅读文章,其实就是与作者交流,与文本对话。读文章重在读出自己的心得。请畅谈你读本文后的心得体会。(出示第十二、十三张幻灯片)
四、拓展延伸,情感升华
(背景音乐《爱的奉献》)
小结:爱是人间的春风,是生命的源泉,缺乏爱心的社会将会是一片沙漠,一片荒原。读杨绛的老王,从文中老王艰难困苦的生活和善良厚道的品格,我们能体察出作者对不幸者关爱的呼吁。的确,赠人玫瑰,手留余香。愿我们的真爱能够克服现实世界中太多的自私、冷漠、残酷,那样社会将是阳光灿烂,春意荡漾。让我们伴着《爱的奉献》思索下面的一系列图片,结束本文的学习吧(出示第十四张至二十六张幻灯片)
文档为doc格式